認識纖維肌痛症
★什麼是纖維肌痛症?
這裡也痛!那裡也痛!卻老是說不清楚哪裡不舒服,不管怎麼休息都還是覺得疲勞,偏偏去醫院檢查卻都查不出原因。
就像上面所描述的情況,纖維肌痛症也被稱作「神秘的疼痛症」,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的放電,病人除了會出現全身性的慢性身體疼痛之外,也常合併有睡眠障礙、憂鬱等多種臨床症狀,然而這些症狀相當多樣,診斷上也不是抽血、或照X光片就可以確立。患者常在查不出病因的情況下,飽受病痛之苦卻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據統計,大約每一百位成年人當中就有兩位是纖維肌痛症患者,女性的發生機率比男性稍高,以30~40歲之間、正處於黃金歲月或事業高峰期的成年人居多,但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。由於纖維肌痛症的臨床症狀表現複雜,不論是診斷或治療,都可能需要風濕免疫科、疼痛科、神經內科、復健科、家醫科、精神科、身心科等,多個專科的醫生合作。
纖維肌痛症號發於30~40歲的女性,但男性、青少年、老年人亦不應輕忽。
★纖維肌痛症的症狀有哪些?
纖維肌痛最主要的症狀為持續三個月全身性的肌肉疼痛,除此 外,患者還可能合併有:
由於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多樣又複雜,臨床上很容易與其他也具有疼痛症狀的疾病混淆,像是關節炎、甲狀腺疾病、紅斑性狼瘡;而這類疾病也有可能與纖維肌痛症同時存在,因此醫師可能會為您進行一些寫意或X光片檢查來排除或確認使否有其他疾病。
纖維肌痛症最主要的症狀表現,是全身性的肌肉疼痛。您可以參考手冊最後的問卷表,並將問卷結果與醫生一起討論,由醫師來判定您是不是患有纖維肌痛症。
★纖維肌痛症是怎樣造成的?
纖維肌痛症發生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,普遍認為可能與神經系統失調有關。正常的情況下,外力或溫度的刺激透過神經傳導物質上傳到大腦,造成疼痛的感覺。纖維肌痛症的病人由於這些傳導物質的失衡,導致神經兮統過度放電,使得痛覺被異常放大。其他如家族遺傳、睡眠障礙、身體與心理壓力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纖維肌症發生的風險。
纖維肌痛可能的原因:
★如果我得了纖維肌痛症,該如何治療?
纖維肌痛症就像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,是無法完全根治的,但您也不須沮喪,只要積極與醫生溝通,主動參與治療,遵照醫囑安時服藥,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您一樣是可以擁有正常愉快的生活。
目前已有國內衛生署核准用於治療纖維肌痛症的藥物,可以幫助調控神經的放電反應,以達到改善疼痛及睡眠障礙的治療效果。除此之外,醫師也可能會視患者的臨床症狀與實際需求,給與相對應的藥物治療,這些包括抗癲癇藥物、抗憂鬱劑或是弱效鴉片類止痛藥。
服藥期間,請務必告知醫師您目前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或保健食品,並且遵照醫師的囑咐使用藥物。若出現不適,也應進行觀察與紀錄,並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。
纖維肌痛症的治療需要風濕免疫科、疼痛科、神經內科、復健科、家醫科、精神科、身心科等多個專科的共同合作,因此與醫療團隊維持良好的互動將有助於找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。
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痛及癲癇一樣,都是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地放電所引起;抗癲癇或抗憂鬱藥物可以幫助調控您體內異常的放電反應,改善您疼痛、疲勞及睡眠障礙等症狀。
★除了按時服藥之外,生活上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?
纖維肌痛症需要長時間的疾病管理與治療,學習如何與纖維肌痛症長期相處,讓疾病對生活所造成的干擾降到最低是很重要的。
◇睡眠:大多數的纖維肌痛症患者都有睡眠問題。除了使用助眠藥物之外,您可以先試著改善睡眠環境及睡眠習慣。
以下幾個小叮嚀請您多留意:
◇運動: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改善肌肉強度、關節靈活度,增進體力與活動力。選擇一個您自己喜歡的運動,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,可以幫助減緩疼痛、改善情緒。
適合纖維肌痛症患者的運動包括:
理想的運動習慣是每周3~4次,每次約20~30分鐘。提醒您,一開始不要太急,以免引起不適造成反效果,應隨著身體慢慢適應之後再加大運量及時間。
以運動達到症狀改善的效果,需要較長的時間,但運動所帶來的健康效率是全面性,絕對值得您耐心執行。
◇飲食:患有纖維肌痛症的人常常也有食物過敏的情況。由於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不盡相同,建議您可以在症狀出現改善或惡化時,稍加回想在症狀變化前後的生活事件,並加以記錄,整理自己需要避免的食物及事物,以免造成症狀加重。
可能加重疼痛或不適症狀的食物:
◇放鬆技巧
聽音樂、運動、打坐、冥想、太極拳、烹飪、園藝、插花、畫畫等,都可能幫助患者減輕壓力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。試著找出自己享樂其中的活動,並學習時間的安排,懂得適時拒絕,不要過度要求自己而將生活安排得太過緊湊,讓自己能重新以愉悅的心情享受生活。
以下介紹兩種放鬆技巧供您參考:
既然纖維肌痛症無法根治,就學著如何與它和平共存!按時的服藥、充足的休息、適當的運動、均衡的營養、愉快的心情,一樣可以讓您樂在生活,感受到身心不再被纖維肌痛症所綁困的自在!
這裡也痛!那裡也痛!卻老是說不清楚哪裡不舒服,不管怎麼休息都還是覺得疲勞,偏偏去醫院檢查卻都查不出原因。
就像上面所描述的情況,纖維肌痛症也被稱作「神秘的疼痛症」,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的放電,病人除了會出現全身性的慢性身體疼痛之外,也常合併有睡眠障礙、憂鬱等多種臨床症狀,然而這些症狀相當多樣,診斷上也不是抽血、或照X光片就可以確立。患者常在查不出病因的情況下,飽受病痛之苦卻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據統計,大約每一百位成年人當中就有兩位是纖維肌痛症患者,女性的發生機率比男性稍高,以30~40歲之間、正處於黃金歲月或事業高峰期的成年人居多,但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。由於纖維肌痛症的臨床症狀表現複雜,不論是診斷或治療,都可能需要風濕免疫科、疼痛科、神經內科、復健科、家醫科、精神科、身心科等,多個專科的醫生合作。
纖維肌痛症號發於30~40歲的女性,但男性、青少年、老年人亦不應輕忽。
★纖維肌痛症的症狀有哪些?
纖維肌痛最主要的症狀為持續三個月全身性的肌肉疼痛,除此 外,患者還可能合併有:
- 睡眠障礙
- 疲累感
- 憂鬱
- 焦慮
- 肢體末端麻木刺痛
- 記憶力或專注力減低
- 頭痛
- 顳顎關節障礙症
- 大腸激躁症
- 膀胱激躁症
- 經痛
由於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多樣又複雜,臨床上很容易與其他也具有疼痛症狀的疾病混淆,像是關節炎、甲狀腺疾病、紅斑性狼瘡;而這類疾病也有可能與纖維肌痛症同時存在,因此醫師可能會為您進行一些寫意或X光片檢查來排除或確認使否有其他疾病。
纖維肌痛症最主要的症狀表現,是全身性的肌肉疼痛。您可以參考手冊最後的問卷表,並將問卷結果與醫生一起討論,由醫師來判定您是不是患有纖維肌痛症。
★纖維肌痛症是怎樣造成的?
纖維肌痛症發生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,普遍認為可能與神經系統失調有關。正常的情況下,外力或溫度的刺激透過神經傳導物質上傳到大腦,造成疼痛的感覺。纖維肌痛症的病人由於這些傳導物質的失衡,導致神經兮統過度放電,使得痛覺被異常放大。其他如家族遺傳、睡眠障礙、身體與心理壓力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纖維肌症發生的風險。
纖維肌痛可能的原因:
- 神經系統不正常放電
- 睡眠障礙
- 長期處於壓力
- 感染
- 心理創傷
- 車禍或意外造成之外傷
- 生產
- 手術
- 基因
★如果我得了纖維肌痛症,該如何治療?
纖維肌痛症就像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,是無法完全根治的,但您也不須沮喪,只要積極與醫生溝通,主動參與治療,遵照醫囑安時服藥,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您一樣是可以擁有正常愉快的生活。
目前已有國內衛生署核准用於治療纖維肌痛症的藥物,可以幫助調控神經的放電反應,以達到改善疼痛及睡眠障礙的治療效果。除此之外,醫師也可能會視患者的臨床症狀與實際需求,給與相對應的藥物治療,這些包括抗癲癇藥物、抗憂鬱劑或是弱效鴉片類止痛藥。
服藥期間,請務必告知醫師您目前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或保健食品,並且遵照醫師的囑咐使用藥物。若出現不適,也應進行觀察與紀錄,並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。
纖維肌痛症的治療需要風濕免疫科、疼痛科、神經內科、復健科、家醫科、精神科、身心科等多個專科的共同合作,因此與醫療團隊維持良好的互動將有助於找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。
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痛及癲癇一樣,都是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地放電所引起;抗癲癇或抗憂鬱藥物可以幫助調控您體內異常的放電反應,改善您疼痛、疲勞及睡眠障礙等症狀。
★除了按時服藥之外,生活上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?
纖維肌痛症需要長時間的疾病管理與治療,學習如何與纖維肌痛症長期相處,讓疾病對生活所造成的干擾降到最低是很重要的。
◇睡眠:大多數的纖維肌痛症患者都有睡眠問題。除了使用助眠藥物之外,您可以先試著改善睡眠環境及睡眠習慣。
以下幾個小叮嚀請您多留意:
- 挑選適合您得寢具
- 不要太晚吃晚餐
- 睡前4小時不要進行劇烈運動
- 躺到床上後應放鬆心情、準備休息,不要再進行生活雜事
- 保持規律的日間生活習慣
◇運動: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改善肌肉強度、關節靈活度,增進體力與活動力。選擇一個您自己喜歡的運動,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,可以幫助減緩疼痛、改善情緒。
適合纖維肌痛症患者的運動包括:
- 瑜珈
- 太極拳
- 慢走
- 溫水池運動
- 韻律操
- 慢跑
- 騎腳踏車
理想的運動習慣是每周3~4次,每次約20~30分鐘。提醒您,一開始不要太急,以免引起不適造成反效果,應隨著身體慢慢適應之後再加大運量及時間。
以運動達到症狀改善的效果,需要較長的時間,但運動所帶來的健康效率是全面性,絕對值得您耐心執行。
◇飲食:患有纖維肌痛症的人常常也有食物過敏的情況。由於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不盡相同,建議您可以在症狀出現改善或惡化時,稍加回想在症狀變化前後的生活事件,並加以記錄,整理自己需要避免的食物及事物,以免造成症狀加重。
可能加重疼痛或不適症狀的食物:
- 含有麩質(gluten)的食物:麩質是一種榖類蛋白質,存在於大麥、小麥、燕麥、裸麥,對麩質過敏的患者應避免食用含有這些榖類成分的食品,可改以攝取糙米、玉米、大豆等做為替代
- 代糖(阿斯巴甜)
- 味素或硝酸鹽食品添加物
- 糖
- 咖啡因
- 經發酵之食品
- 乳製品
- 茄科植物(番茄、茄子、辣椒、馬鈴薯等)
◇放鬆技巧
聽音樂、運動、打坐、冥想、太極拳、烹飪、園藝、插花、畫畫等,都可能幫助患者減輕壓力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。試著找出自己享樂其中的活動,並學習時間的安排,懂得適時拒絕,不要過度要求自己而將生活安排得太過緊湊,讓自己能重新以愉悅的心情享受生活。
以下介紹兩種放鬆技巧供您參考:
- 腹式呼吸-藉由深呼吸的動作增加身體的帶氧量,而減低壓力及疼痛。慢慢由鼻子將空氣吸到肚子,吸氣時肚子會慢慢鼓起,吸到不能在吸之後停止3秒,再慢慢由嘴巴吐氣,吐氣時肚子會漸漸消掉。重覆以上步驟。
- 漸進式肌肉放鬆-以身體不同區塊的雞咒,分別行縮收與放鬆的動作,已降低肌肉的緊張度。例如:繃緊您肩膀的肌肉,數到8後再放鬆,之後換背部、腹部、大腿、小腿等處的肌肉,輪流完成身體各部位後就會感覺到全身放鬆。
既然纖維肌痛症無法根治,就學著如何與它和平共存!按時的服藥、充足的休息、適當的運動、均衡的營養、愉快的心情,一樣可以讓您樂在生活,感受到身心不再被纖維肌痛症所綁困的自在!